人们常常认为媒体和记者应当为性少数群体宣扬他们的合理合法权益,呼吁社会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事实上,媒体时常会“好心办坏事”,在相对较新话题——“性少数群体”报道范畴里,可能会在无意之中就伤害了他们想声援的人。
日本《每日新闻》对70名20-60岁的LGBT群体(同性恋者占49%,变性者占19%,X性别者占19%,其他占24%)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其中80%的人认为在新闻报道中的一些遣词和说明都存在错误。而这都是些怎样的错误呢?受访者表示,常见的是,记者分不清楚同性恋和变性者是不一样的——同性恋围绕喜欢哪种性别的人;变性者是关乎如何认知自己的性别。这种混淆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但记者所发布的新闻是具有影响力的,应当做足功课再进行报道,以免误导更多的民众。
近年来,性少数群体权益问题日渐走进大众的视线。可以说,最初的“无心伤害”很难避免,因为过去对LGBT群体关注和了解得少,自然会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包括一部分媒体也在其中。
另外一方面,媒体无法站在“同性恋”的角度去思考,因此很多情况下属于“无意冒犯”,比如有报道将Lesbian缩短为“Les”,事实上这在女同性恋看来就是歧视用语之一。只是,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若是知道会带来这样的误解,怕是不会偷这个小懒。
还有一个人默默吐槽:“我明明说了自己是在接受变性手术后是男性,但他(记者)还是带我去用女厕所。”做了变性手术之后到底应该去男士洗手间还是女士洗手间,这在日本社会一直是一个争议话题,至今答案也没有明确,那么记者应该并非故意,只是拿不准的。
尽管伤人暗箭总是无心为之,但也不代表媒体记者没有责任。作为媒体记者,在面对性少数群体时,有必要多加学习,在和他们沟通交流时多了解他们对于报道中遣词造句的那些微妙感受,在对LGBT权益争取的报道中,也多一份体贴用心。
因噎废食自然是不可取的,而LGBT群体虽然时不时感受到报道中无意的伤害,如有66%的LGBT群体认为记者在采访前没有做好相关功课,甚至还把很基础的概念都弄混淆,但接受过采访的LGBT群体仍旧有高达90%的群体认为,正因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才有机会向大众传递LGBT群体的真实状况,也正因为有这样多的记者在一点一滴地积累对LGBT的关心,才能一点一滴地改变周围人对这个群体的看法。
不仅是LGBT群体,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都需要保持着一颗对他人体贴的用心。当然,写下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共勉。知道世界之广阔,如果没有一颗永远探索永远前进的心,是无以对抗内心巨大的恐惧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