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隐藏栏目
 
 
 
  打印 关闭窗口
一个烙进我生命里的数字
作者:祖国红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网  发布时间:9/3/2018 5:40:55 PM
 

“无论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经历这个时代的个人是不能被忽略的,《二十四城记》里有八个中国工人,当然这里面也一定会有你自己。” ——摘自贾樟柯《二十四城记》导演手记。

算起来,《二十四城记》已是十年前看过的一部影片,还记得当时是上映的当天,晚上一下班便特意赶去影院看这电影,之所以那么急着去看,不单是因为贾樟柯是我所喜欢的一位导演,更是因为这是贾樟柯用纪实手法拍摄的一部关于一个军工厂在时代中的变迁的影片,当时我心想肯定也能从这部影片中看到自己所生长生活过的三线军工厂的影子。

位于成都市区的国营420厂,是一座上世纪60年代从东北迁至四川的军工厂,在那个年代,420厂以及成为420厂的职工,曾是无数人羡慕和向往的。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变革、体制的改革将它的荣光逐渐销蚀,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这座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国营军工厂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转型的阵痛,位于市中心的厂区土地被一家房地产公司买下,厂子迁出城区,一片现代化的商品楼宇将在420厂的原址上拔地而起,新楼盘取名“二十四城”。

时光流转,时代变迁,曾经的奋斗与荣光褪去了耀眼的光环,留给亲历者的则不只是落寞与慨叹。往事成追忆。影片《二十四城记》围绕着这座国营老工厂的三代“厂花”展开,通过60年代、80年代以及现在三代“厂花”的人生经历、情感历程和五位原420厂职工亲口讲述的真实经历,演绎了一座国营工厂的发展史和断代史。

记得整个观影过程中,我是把自己置换成我父母的角色,在看、在听、在感受银幕上这些人物的人生过往、命运归宿,以及揣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在替我的父母他们,感受追缅体味这样一座承载过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意义的军工厂昔日的荣光与颓然幕落,是的,银幕上这座国营420厂的故事,正是许多个这样类似军工厂的缩影。

“我的兴趣并不在于梳理历史,而是想去了解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动,必须去聆听才能了解的个人经验……当代电影越来越依赖动作,我想让这部电影回到语言,‘讲述’作为一种动作而被摄影机捕捉,让语言去直接呈现复杂的内心经验。”

就是在《贾想:贾樟柯电影手记》中看到这段关于《二十四城记》的“导演的话”,我想起了这部我十年前看过的影片,同时就想起了我们的九四二六厂——它是上世纪60年代出于国防需要建于沂蒙山区腹地的十几个三线军工厂中的一个,那片坐落在山沟中的厂区,是我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是那个特殊年代里像我父母一样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个年轻人响应国家建设国防三线的号召,在这山区军工厂里付出了他们的青春热血和他们的大半生的地方……

90年代初,九四二六厂与附近其他军工厂一起结束了作为“军工厂”的使命,由沂蒙山区迁往了其他地市。虽然在我13岁的时候随父母的工作调动我离开了九四二六厂,如今30多年过去了,“九四二六”这个数字,却已永远烙进了我的生命里,而那片厂区里的一草一木,甚至邻居齐伯伯家养的那几只大花公鸡,有时都还会出现在我的梦里,梦中的它们,都那么的清晰。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它一定会冲走或撞倒很多东西的,而这些被时代冲走或撞倒的东西里面裹着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斗转星移,时代注定会变迁,历史却不应被遗忘,那些过去的建设,那一代人的奉献和努力,更不应该被抹去。

记住,是最好的敬意。

感谢贾樟柯,用这部《二十四城记》,让这些已被时代无情忽视甚至完全忽略的人们,在银幕上,说出了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曾经的存在。■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