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高端访谈系列
 
 
 
  打印 关闭窗口
我们要让“亚洲动画”风靡全球
——访日本著名动画制作人竹内宏彰
作者:蒋丰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发布时间:9/14/2018 10:41:42 AM
 

动画制作人竹内宏彰在庆应义塾大学毕业后,进入到了漫画杂志编辑部工作。经过几年的积累后开始创业,作为制作人参与了许多动画名作的策划与制作。这些作品让他赢得了包括日本多媒体大奖CG部门最优秀奖等诸多奖项。并担任着日本总务省数字内容产业审议委员等众多动漫业界要职。近日我有幸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对未来中日两国动漫产业的看法。

关于动画制作人的几点“内幕”

《日本新华侨报》:能透露一下动画制作人的具体工作是什么吗?

竹内宏彰:动画制作人按工作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创作类的制作人和商业类制作人。创作类的制作人主要进行作品的创作,其实这么说很容易引起误解。我常常被问到,作为制作人您自己也需要画画吗?其实即便是创作类的制作人也是不画画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其实是寻找并带领动画导演和制作团队一同把作品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而商业类制作人主要负责寻找投资者以及在作品完成后为作品寻找销路。

在如今的日本动画行业,这两类制作人的工作分得越来越开。不过我的经历比较特殊,所以两类制作人的工作都能胜任。大学一毕业我就进入集英社的漫画杂志《周刊YOUNG JUMP》工作,从动画策划和平面内容策划开始做起。离开集英社后我凭借着积攒的经验和人脉,成立了三家和动漫制作相关联的工作室,主营漫画作品的动画化和漫画广告等业务,工作重点转向以动画制作为中心的创作类制作人。所以塾,两种制作人的工作我都经历过。

 

动画制作人是整个制作团体的粘合剂

《日本新华侨报》:立志做动画制作人的年轻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竹内宏彰:我认为最需要的还是沟通能力。其实这不仅仅限于动画制作人这个职业,对于动画产业的相关人士来说,沟通能力必不可少。因为动画制作,比起电影、漫画、游戏等其他形式的作品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制作一部动画需要大量的固定制作人员和临时加入的流动人员,而且制作周期非常长。如果是漫画,只需要漫画家和他的助手们以及杂志的编辑这样一个小团队就进行持久合作。真人电影在拍摄制作时虽然临时的流动人员也很多,但制作周期也比动画要短。在动画制作这样一个长周期的商业模式中,需要用到许多临时的流动人员进行团体合作,很容易出现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然而对于动画制作来说,准确无误的沟通,才是作品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

事实上,大部分失败的动画制作项目问题都出在了沟通上。像是有些流动人员突然不干了,进而导致制作日程赶不上预定等。这对需要长期制作的动画项目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一种工作环境和前提下,动画制作人要能像幕后英雄一样,在整个团队中充当粘合剂,统筹总管全部工作,和每个相关人员进行缜密的交流。

 

再有五年中国动画就能赶超日本

《日本新华侨报》:日本的动画在中国一直都很有人气,近年来更是大受追捧,中国有很多年轻人都是在日本动画的影响下选择到日本留学并进入动画产业工作的。最近中日两国的动画商业活动也愈发活跃,作为产业内的代表性人物,您如何看待中国动画的发展?

竹内宏彰:我认为对于日本乃至世界的动画来说,现在的中国动画都是一个良性“威胁”。2001年,我曾经在和中国一家大型鞋具生产商合作,制作了一部宣传动画。那是我第一次和中国人一同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的“贪婪”。他们像是要把自己能接触到的知识全部都吸收进去一样,如饥似渴、狼吞虎咽,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中国的动画制作中。特别是年轻的动画人,特别有拼劲,常常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交出超高水准的作品。这部宣传动画最终获得了有广告界学院奖之称的美国克里奥大奖2001年度最高奖。

2017年,《你的名字。》在中国的热播,令中国对日本的动画需求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中国不仅吸收学习日本的手绘动画,还在吸收学习包括美国的CG动画在内的多种多样的动画形式。最近中国的动画产业更是懂得将这些多样的动画模式和自身的文化优势相结合,涌现出不少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眼下日本的动画业界有一种说法,“再有10年中国动画将赶超日本。”不过在我个人看来,恐怕再有5年,中国动画就可以赶超日本。

 

中国动画的优势在于能兼收并用

《日本新华侨报》:感谢您给予中国动画这么高的评价,您认为中国动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竹内宏彰:全球的动画按表现形式分为两大主流。一大主流是以美国好莱坞为代表的用3DCG技术制作的形式,比如皮克斯公司的《玩具总动员》。另一大主流是日本的手绘动画。如今日本传统的赛璐璐动画制作正逐渐被取代,变成在纸上绘画后再扫描到电脑里后期上色的处理形式。但是日本动画在本质上离不开手工绘画环节,所以这类动画形式是日本的主流。

美国也有过手绘动画时代,像是迪士尼的《白雪公主》。不过在今天的美国,制作手绘动画的工作室基本消失殆尽了。手绘的核心技术,其实是从师傅到徒弟的一种传承的过程,而电脑制作的话,一些常用的动作数据可以直接沿用。美国人就认为手绘动画效率极低必须转变形式,所以现在所有的动画都是电脑制作。不过日本还是以手绘动画为主。日本的手绘动画可以说是日本独立发展出的一整套动画表现形式,这让日本的很多动画作品都风靡全球。

现在中国正在积极吸收3DCG和手绘这两种表现形式,这也是我说的中国是“威胁”的原因之一。中国动画能将美国和日本的优点都吸收学习,为己所用。人口众多也是中国的一大优势,如果能良性发展,那么中国的天才数量也要10倍于日本。从概率上来讲,中国在今后10年间可能会出现10位新海诚导演级别的天才。而如何把这些有天赋的创作人才挖掘出来并让他们发光发热,就是未来中国的一大课题。

 

日本动画最好的合作对象是中国

《日本新华侨报》:从您的角度来看,中日两国的动画行业今后会有怎样的合作与发展?

竹内宏彰:现在日本动画在不断的渗透进中国。但仅仅是这样会让文化交流变成单行道,很难在未来形成一种繁荣的文化交流形式。我之前谈到过五年后中国动画会赶超日本,如果在未来的五年间,中国能不断诞生原创作品,那么日中两国的动画交流无论是从产业层面上还是从创作人才层面上都会变得非常活跃。

中国原创的优秀作品要走到海外,让日本的创作人员和动画观众接触到。这样会令更多人产生想去中国看看,想和中国的动画制作者们合作的想法。这种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会促进中国的动画产业的成长与壮大。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内容产业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如果能够有一部融汇了各个国家的文化架构、人民智慧、表现艺术的作品,那么毫无疑问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好评。

在亚洲国家里,中国和日本的饮食文化、生活模式都很相似也相通,如果能共同制作出一部以亚洲文化为基础的动画作品,相信可以风靡全球,我期待看到这样一部作品。

受少子高龄化的影响,日本的动画产业正在而且还会不断缩小。迄今为止,日本的动画作品大部分还是以日本市场为主要受众制作的,也的确诞生了很多名作。但今后日本应该考虑和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共同制作,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日本在创作积极性、判断力和速度感以及国际竞争力方面还有很多值得中国学习的。今天与日本动画合作的对象遍布全世界,但我认为最应该也是最有价值开展合作的国家,还是我们的邻居——中国。

 
   
   
 
   
IT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