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菜蔬中,要说长得最像水果的,大概得算西红柿了吧,难怪天生浪漫的法国人将西红柿称为“爱的苹果”。不知是依据了什么,法国人认为西红柿能使人变得罗曼蒂克呢。
其实在一二百年前,西红柿还曾被欧洲人认为是有毒的呢!翻开西红柿的演进史,可知它是从原始品种樱桃番茄培育而来的。起源于秘鲁厄瓜多尔地区的樱桃番茄,在拉美地区曾像野草一样的遍地生长,而最早将西红柿当作食物的是北美墨西哥当地的印第安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征服了墨西哥当地的印第安人,将西红柿的种子带回了欧洲。
谁知,漂洋过海不远万里从美洲来到欧洲的西红柿,却遭到了冷遇,人们看到它鲜亮的样子,认为它含有有毒物质,没人敢食用。但因为它的果实像亮丽的红柿子,便被当作观赏植物种在了宫廷的花园里。于是有了那个宫廷花园园丁的儿子——一位名叫特曼特的少年甘愿冒死试吃“有毒”的西红柿而最终救了生病的小公主的动人传说,也有了西红柿的英文名称tomato便是来自一位园丁之子的名字的说法。
传说故事大都是美丽的,我们无法也不必去追究它的真假。美丽的传说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它里面注入并贮存着人们对美好的寄望。
之所以说起了西红柿,是因为渐渐发现对我而言,在所有果蔬中,我最偏爱的竟是西红柿。而之所以“偏爱”它,不是因为它的味道有多鲜美,也不是因为它长得鲜亮最像水果,我想我“偏爱”它,是因为它是一直长在我记忆深处的一种果蔬。
不像现在,不分时令也不分地域的天南地北,一年四季各种果蔬都应有尽有,我童年那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食物的品种上更是,尤其是北方,整个冬季家家户户餐桌上的蔬菜也就是白菜、萝卜、土豆这有限的几样。所以,童年和少年时每年到了秋天这个时候,父母在家里自制西红柿酱的情景,便成为日后留存在我脑海中的一个抹不掉的景象记忆:刷洗干净一只只打点滴用的玻璃瓶,将洗干净的西红柿捣成酱装瓶,再将瓶上锅蒸,等出锅凉透后,一瓶瓶塞紧瓶塞密封储存起来。等到冬天只有白菜、萝卜、土豆可吃时,偶尔拿出一瓶来做西红柿蛋汤,大冬天里能喝到西红柿蛋汤,那种鲜美滋味,是现在的孩子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后来看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时,片中有一个很小的细节给我留下极深印象。76年唐山大地震时我已上小学,对那场发生在邻省河北的大地震是有较深记忆的,而且对之后上影厂拍摄的那部有关这次大地震的故事片《蓝光闪过之后》也有记忆。虽然不是亲历,但唐山大地震确是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较深的一个重大事件,所以后来观看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时感触良多,而电影中带给我特别触动的那个小细节,是影片开头部分的地震的前一天吧,徐帆饰演的女主人一家像往常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正是夏天,那时没有冰箱,徐帆将洗干净的几个通红的西红柿放进水盆里冰着,孩子们放学回来好吃。何曾相似的一幕!银幕上看到这个情节的一刻,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童年看到了童年的自己,看到了那时还那么年轻的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样子……
有人说,爱一个人或者喜爱什么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我想说,世上没有一种爱或喜爱是无缘无故的。之所以觉得不需要理由,那是因为,那个缘由已经无声无息地融化进了你的生命中,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你在,生命在,它就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