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語 | 收藏本站
新闻搜索
   

访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石川好

◆本报总编辑   蒋 丰

 

2008年,《日本百名漫画家忆停战日》在中国出版,图文并茂地再现了日本战后漫画家们在中国大陆度过的童年生活,以及在1945年8月15日那天的亲身经历;2009年8月15日,也就是中国纪念抗战胜利64周年这一天,反省侵略战争,向往中日和平漫画展——“日本百名漫画家笔下的8·15”,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开幕;2012年,为纪念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特别展出——“日本百名漫画家笔下的8·15”……这一系列活动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常年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的热心人的努力。他,就是“新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委员、日本著名作家、评论家石川好先生。2013年7月31日,石川好先生在采访中对记者说,“日中相互认识问题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历史认识问题。正确的历史认识只有一个,单就日中间那场持续了15年的战争而言,毫无疑问是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

 

“知天命”之年开始关注中国

《日本新华侨报》:您是“新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日方委员,在中国有很多人脉。我想知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国的?

石川好:我18岁那年,也就是高中毕业后,就移民到美国。在美国工作了5年后又回到日本,成为一个专门撰写美国事情的日本作家。

在我快50岁那年,忽然意识到自己对于邻国——中国的事情一无所知,于是就前往中国旅游。在旅途中我就感觉,中国真不愧是一个大国。

后来,我参加“新一届日中友好21世纪委员会”,结识了时任《人民日报》社长王晨、《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孙东民等人,并且同《人民日报》社的几任社长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场战争毫无疑问是侵华战争

《日本新华侨报》:现在,围绕历史认识问题和岛屿纷争等,中日两国关系正处于紧张状态。您如何看待眼下的中日两国相互认识问题?

石川好:我认为,日中相互认识问题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历史认识问题。

单就日中间那场持续了15年的战争而言,毫无疑问是场侵略战争。日本军在没进行宣战布告的情况下,就大批大批地进军中国。现在,大多数的日本人都承认那是一场侵略战争,也有部分人并不这样认为。就因为这部分人的存在,导致中国方面认为日本不承认侵略的事实。这真是不幸。

现在问题就难在,在岛屿纷争上,日本认为自己有法律依据。但日本是在日清战争(中国称甲午战争)中将岛屿编入自国领土的。所以中国方面对此不能予以承认。我个人认为,日中两国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对话。GDP全球排名第二的中国和排名第三的日本,因为一个小小的岛屿就闹得不可开交,甚至赌气不说话,这在全球看来都是件丢人的事情。

 

解决岛屿纷争是场日中智力赛

《日本新华侨报》:那么您认为,今后日本该如何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呢?

石川好:关于岛屿纷争问题,我赞成邓小平的意见,应该把它留给更富有智慧的后代去解决。

但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搁置论”已经不管用了。日中两国都得在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来解决这件事。这也可以被看作是日中两国间的一场智力赛。

举个实例,这就跟处理“香港回归”一样。当初撒切尔夫人不想把香港还给中国,但邓小平是无论如何都要让香港如期回归的。可如果香港回归中国,那些海外投资者就有可能撤资,该怎么办好呢?于是,邓小平就想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政策——“一国两制”。

在此后的50年间,中国政府还将深圳建成一个和香港差不多的开发区,把集中在香港的海外资金和信息吸引到深圳。中国成功了。这,就是智慧。

邓小平提出搁置论,本来是希望日中两国能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却没想到后来发生了中国渔船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相撞事件,日本还把中国渔民逮捕了。这个一起集思广益的基础没能打好,因此岛屿纷争就一直恶化下去。

 

给日本政治家的对华外交打50分

《日本新华侨报》:如今,中日两国的交流渠道越来越少。有评价称,日本政治家访华,就是与中国政府高官握个手、拍张照。如果由您来给日本政治家的对华外交打分,您打多少分?

石川好:100分满分的话,我给他们打50分。

由于靖国神社问题、岛屿纷争问题、毒饺子事件等的发生,导致日中双方都出现了反日情绪和反华情绪。但自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日中两国的经贸合作基础还是构建起来了。对于这一点,我要给予肯定性评价,打个50分。

与此同时,我又认为,日本的政治家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到。所以我要扣去那剩下的50分。

 

坚持推动日中青年交流最重要

《日本新华侨报》:我了解到,作为民间友好人士,您一直为两国的文化交流牵线搭桥。请您谈谈民间交流的重要性。

石川好:作为文化界人士,我参与、组织了很多日中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带领日本知名的漫画家们,到中国的几所著名大学进行访问。中国有很多大学生都立志要做漫画家,所以他们对我们的到来很是欢迎。同时,我也从中国邀请过很多青年到日本来。但这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来说,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今后,我还会继续做下去。

我认为,日中两国的青年间交流非常重要。如果今后日中两国的青年都变得不愿意去对方国家,那是比现在的历史认识问题、领土问题还要更大的问题。日中两国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坚持推动青年交流。

 

20多年的空白使日中关系疏远

《日本新华侨报》:您18岁就移民到美国,后来又作为作家、评论家活跃在各个领域。国际社会认为,比起邻国中国,日本人对美国更有亲近感。这是为什么呢?

石川好: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立即对日本的占领和统治起了功效。他们给吃不上饭的日本人配发巧克力,宣传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有言论自由,生活富裕。美国政府还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奖学金,邀请年轻的日本学生到美国留学,实际接触美国的生活。就这样,战败后的日本开始对美国产生一种憧憬。

战争结束时,日本人的想法是,“我们在战争中败给了美国,对中国犯下了残酷的罪行。”但是,在战争结束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变了,变成了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后的中国和日本之间,断绝了往来。从战争结束到恢复邦交正常化,整整断绝了23多年。

在这20多年里,日本人关于中国的事情一概不知。而那些从中国回来的日本人也将自己的经历深藏在心中,不告诉下一代他们在中国大陆究竟做过了什么。就这样,中国与日本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与此相反的是,美国和日本越来越近,不断深化人员、贸易往来。这就促使日本人变得美国“一边倒”。

日中两国间这20多年的空白实在是太长了。我认为这才是日中关系上最大的悲剧。如果当时的中国能把真实的信息传入到日本,那现在的日中两国关系一定会截然不同的。

 

国民间相互理解才是真正的和解

《日本新华侨报》:继《日本百名漫画家忆停战日》后,您最近又出版了一本新书,叫做《漫画家们的8·15》。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石川好: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的国家,为了将日中战争(中国称抗日战争)的历史留给后代,在南京、沈阳等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抗日战争纪念馆。

我在中国旅游时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日本人对那场战争的所思所想。因此,我认识到,只有让两国民众互谅互让,相互理解,才是日中两国真正的和解。而且在战争中受到伤害最大、最为不幸的,永远都是普通民众。周恩来总理也曾说过,“中日两国人民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牺牲者。”因此他不要日本赔偿战争损失。

我希望能通过日本漫画家的漫画作品,和他们的战争体验来告诉中国国民,日本普通民众在战争中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于是,我就和中国的人民日报社联系。我知道人民日报社也翻译、出版过一些日本书籍。后来,人民日报社同意出版这本书的中文版。

在《日本百名漫画家忆停战日》这本书出来后,我拿着它去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我跟馆长说:“希望中国民众能够了解到战争中日本民众的真实情况,所以很想在南京召开展示会。”馆长也对我的提议表示同意,认为有必要这样做。

“日本百名漫画家笔下的8·15”漫画展在中国展出后,1年内有240多万人前来参观。这是一个历史新记录。

我还了解到,在看过漫画展的中国民众中,大部分人的感想是“战争没有胜者也没有败者,有的只有被害者。”有九成的参观者对战中的日本民众的心情表示理解,但也有一成的参观者对漫画展给予了批判,有的称“中国因为日本的侵略而蒙受了极大的损失和不幸,所以日本活该被投原子弹。”

 

日中两国对靖国参拜的认识不同

《日本新华侨报》:关于参拜靖国神社,您是怎么看的?

石川好:我认为,日中两国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差异。在中国看来,那里祭祀着一批给日中两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指导者,去参拜会伤害到中国民众的感情。但按照日本人的习惯,无论这个人生前是好是坏,死后就应该被祭拜。

再就是时期安排也不好。日本的“终战纪念日”,也就是每年的8月15号,刚好是盂兰盆节期间。就是那些平日没有宗教信仰的日本人,也会在此期间去扫墓、参拜神社。所以很多日本人就不理解,日本的首相去参拜那些因战争去世的人有什么不好?中国为什么要反对?

《日本新华侨报》:除东京的靖国神社外,长野县的善光寺也有一个忠灵塔,祭祀着240万的英灵。为什么日本的政治家只去靖国神社而不去善光寺呢?

石川好:因为在二战期间,流行说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死了,就在靖国神社相会。”

那些特工队队员在上战场前,都会对自己的父母说,“不管我在哪里战死都没关系,我的灵魂一定会回到靖国神社。请爸爸妈妈到靖国神社来看我。”这并不是什么政治性的对话,而是日本民间的普通父子、母子间的对话。因此,有很多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亲们,会为了与自己的孩子相会而去靖国神社参拜。他们绝对没有任何的反华情绪。也因此,他们不大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要抗议他们去靖国神社与自己的儿子相会。

 

编后记:采访结束的时候,记者请石川好留言题字,他说:“我不喜欢干题字的事情”,就这样拒绝了。但是,当记者请他在自己的新著上签名的时候,他欣然提笔。看来,在这方面,日本的文化人与政治家是有所不同的。兴致勃勃之余,石川好拿出与中国政要以及文化人等交流的相册,其中还有他们一起泡温泉的照片。石川好意味深长地说:“日中两国必须这样坦诚交流啊!”

摄影:本报记者 原田繁

IT
 友情链接: 新华网中国网新浪网光明网大公网文新传媒香港经济网欧浪网
 
公司简介 | 事业介绍 | 广告服务 | 印刷服务 | 订阅《日本华侨报》 | 联系我们 | 信息保密政策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株)日本新華僑通信社
 
邮编:102-0083 住所:東京都千代田区麹町2-4-10三誠堂ビル3F
电话:代表 03-6261-9200 编辑部 03-6261-9401 营业部 03-6261-9400
Copyright © 2004 JNOC, All Rights Reserved